欢迎访问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中心!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作者:邱光应   发布者:曾建涛   发布时间:2024-07-04  浏览次数: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布局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着力打造国际一流高能级创新平台,成为该领域的科学技术研发与成果产业转化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及科技成果集聚、转化、辐射基地。

一、基本情况

(一)选题情况

开放基金主要用于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一致的科研课题,重点支持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旨在促进人才团队建设、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实验室科研水平。课题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年龄在55岁以下。特别鼓励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申请。开放基金为期2年,起止时间为2025年1月-2026年12月。实验室拟设立10项左右的开放研究课题,基金分为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两类,重点项目的资助强度为5-8万,一般项目的资助强度为3-5万。申请人需认真对照选题内容及相关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对于不符合本指南方向的申报课题,实验室不予资助。

(二)申请条件

1.符合《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

2.学术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研究期内可取得一定进展。

3.申请者应是课题的实际主持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重点项目的申请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拥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4.项目负责人限报一项(参与不限),对已承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且未完成者,不得再申报。已经在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中立项的项目,不得重复立项。已获得资助者再次申请,申请书须附已资助课题的结题报告及主要研究成果。

5.申请人需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科研诚信建设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无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并根据《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见附件3)执行课题任务,提交科研成果,及时填写年度研究进展报告和课题结题报告。

二、选题内容(重点支持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研究方向一:线桥隧结构服役性能监测与保障

1.富水砂层盾构隧道环外微扰动注浆加固机制与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

研发适用于富水砂层的新型注浆材料,揭示动水作用下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环外砂层微扰动注浆迁移扩散-加固修复机制,提出循环动载、动水作用及周边施工扰动等耦合作用下的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实现富水砂层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控制与修复。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报告1份;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至少1篇;申请专利1~2项。

2.反倾边坡锚索加固机理研究

采用现场地质调查、离散元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综合研究手段,阐释反倾岩质边坡锚索加固机制,揭示岩层间和锚固界面的力学相互作用机制,建立锚固力学模型和岩层叠合悬臂梁力学模型,推导出锚索加固条件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公式,构建一套锚索加固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与评价方法。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报告1份;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至少1篇;申请专利1~2项。


研究方向二:轮轨系统环境振动噪声评估与控制

1.地铁上盖建筑宽频域振动噪声预测与控制研究

基于地铁上盖建筑振动与二次噪声的宽频特点,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建立地铁上盖建筑宽频域振动与噪声预测模型;结合振源控制、传递路径控制及受振体保护等减振降噪方式,提出合理、有效的地铁上盖建筑宽频域振动噪声控制方案。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报告1份;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至少1篇;申请专利1~2项。

2.基于孔隙梯度增强材料的超材料减振隔振技术

研究以梯度增强的孔隙复合材料得到可设计的力学性能,通过分层级策略、梯度策略和无序策略等多种模式,挖掘新型结构化减振隔振超材料设计方案,研究地震波在超材料中的传播路径和定向引导控制策略。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报告1份;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至少1篇;申请专利1~2项。


研究方向三:轨道车辆智能运维与安全保障

1.面向交通车辆轻量化的高性能轻质结构复合材料

针对交通车辆轻量化需求,开展高性能轻质结构复合材料替代金属构件材料相关研究,考虑复合材料先进成型技术等因素优化玻纤和碳纤混合、碳纤维和芳纶蜂窝复合或基体树脂改性与功能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通过复材结构设计、组分优化和改性等手段,实现复材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为交通车辆轻量化的产品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报告1份;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至少1篇;申请专利1~2项。

2.机车车辆走行部关键部件定量状态监测与智能故障诊断算法

面向机车车辆走行部(轮对踏面、轴承、传动齿轮等)关键部件,开展其数据采集与故障分析诊断,研究数字孪生驱动的走行部关键部件故障早期预警、故障注入与故障样本数据生成模型和算法,研究样本不平衡条件下多任务自优化的故障迁移诊断方法,通过走行部故障诊断系统,实现运行过程实时监测走行部状态数据记录、分析和挖掘,为部件全生命周期状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报告1份;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至少1篇;申请专利1~2项。


研究方向四:牵引供电与传动系统安全保障与控制

1.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端-边-云”综合感知方法研究

针对列车牵引供电设备工作状态及运行环境复杂、部件多样、故障易发等特征,拟采用车载设备、定位与通信、综合数据处理中心“端-边-云”多传感协同模式感知接触网工作状态与环境的动态、静态及历史信息,分析挖掘相关信息的内在机理和关联耦合规律,构建面向接触网等供电设备的多源异构信息融合感知理论;研究开发“端-边-云”协同、基于边缘计算的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设备运行状态及环境融合感知关键技术及系统,并开展相关技术应用验证。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报告1份,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至少1篇;申请专利1~2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件。

2.重载列车群组运行自主协同优化控制关键技术

以保障重载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缩短发车间隔,降低运行能耗为目标,将系统建模、优化和控制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应用到重载列车智能驾驶领域。考虑重载铁路运行线路的复杂性和重载列车特性的差异性,研究重载群组列车动态追踪协同运行模式;融入运行线路及运行状态等固定/动态特征,研究复杂工况群组列车行驶轨迹多目标优化方法;考虑车钩力、限速、追踪距离等约束,研究群组列车分布式自主协同运行控制方法。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报告1份;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期刊论文至少1篇;申请专利1~2项。


三、成果要求

(一)成果形式

课题成果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

1.研究报告、技术报告、政策文件等;

2.标准、规程、规范等;

3.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等;

4.获奖、软件著作权、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等。

(二)考核要求

成果考核认定要求如下:

1.期刊论文,成果要求见选题内容及考核指标,课题负责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至少发表研究内容相关的SCI或EI收录论文1篇,项目成果与产权归合作双方共同所有。科研成果需以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通讯单位,并标注开放课题号(英文标注:supported by the open project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Protecting of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Grant No. xxx));

2.数据类成果,知识产权归实验室(或实验室依托单位)的制图产品、数据集、数据库等,须提供授权书或承诺书;

3.著作,扉页上应署(或前言中说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项目编号)”;

4.其他成果,必须署名本实验室或实验室依托单位作为第一或第二完成单位。

四、注意事项

1.课题执行期间,课题负责人即成为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每项开放基金课题需至少一名本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作为合作者;

2.对于通过形式审查的课题,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提出开放基金课题资助的建议方案,提交学术委员会审定;

3.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内至少参加重点实验室组织的学术活动1次。

五、联系方式

请申请人于学校2024年7月31日前将一式二份纸质申请书(双面打印,签字盖章原件)寄送到下列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双港东大街808号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中心,收件人:邱光应,18983795857。

另外,请同时将与纸质版内容一致的电子版申请书及申请信息表(附件1、2)发送到以下邮箱:8608@ecjtu.edu.cn。电子版申请书命名要求:课题负责人姓名+课题名称。


附件:

1.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

2.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信息表

3.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