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中心!

研究团队

科研团队一: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团队

带头人简介

徐长节,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浙江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团队情况

团队由徐长节教授带头,拥有成员24人,其中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科研助理3人,现有在读研究生40名,主要的科研设备及软件:岩石真三轴测试系统、微机控制岩石三轴测试系统TFD-2000、空心圆柱扭剪仪试验系统、EIVM能量注入式虚拟质量共振柱测试系统、声波及钻孔摄像测试仪、ABAQUS有限元软件、地质雷达、3DEC离散元软件、GDS动静三轴试验系统、岩土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INV306U-5260)等试验装置,并购置有处理功能强大的工作站。

研究方向

基坑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工程、边坡工程、桩基工程、智能岩土工程技术。

科研团队二:钢混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团队

带头人简介

陈梦成,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建筑过程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重大交通工程材料安全技术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

团队情况

团队是江西省首批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由陈梦成教授负责,拥有成员16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8人,博士11人,现有在读研究生40余名,主要的科研设备及软件:环境模拟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1000T电液伺服万能实验机、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等,并购置有处理功能强大的工作站。

研究方向

钢-混结构性能退化与智能感知、钢-混结构性能退化与评估、钢-混结构性能退化预测与提升、结构材料高性能化与智能化。

科研团队三:轮轨系统振动噪声环境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团队

带头人简介

刘林芽,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学科(高峰优势)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带头人。

团队情况

团队由刘林芽教授负责,拥有成员30余人,其中70%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队伍50余人。团队有雷晓燕教授、冯青松教授、李明华教授、杨成忠教授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人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主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赣鄱英才555工程等高层次人才6人。

研究方向

现代铁路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高速铁路轨道动力学、轨道结构运营状态检测、监测与评估、轨道车辆运维与安全保障技术。

科研团队四:轨道交通运行优化及控制技术研究团队

带头人简介

杨辉,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团队情况

团队由杨辉教授负责,拥有成员13人, 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5人,博士11人, 现在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40人。研究团队承担国家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铁道部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项目等课题10余项。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沈阳铁路局.、济南铁路局、北京欣远、江西嘉图建立了产学研合作。

研究方向

高速动车组节能优化运行关键技术、重载列车自动驾驶技术、城规列车优化运行及控制技术、轨道交通设备智能检测技术。

科研团队五:轨道车辆运维与安全保障研究团队

带头人简介

肖乾,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现任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院长。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中心书记兼常务副主任,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轨道车辆运维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表面工程学会理事,南昌市轨道车辆系统实训VR重点实验室主任。荣获全国詹天佑铁道科技技术奖、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第五届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团队情况

团队由肖乾教授负责,拥有成员20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12人,全国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各1人,海外引进人才1人,现有研究生队伍40余人。团队长期致力于轨道车辆“运维装备研究与开发”、“运维品质监测与分析”以及“高速列车轮轨关系”等研究,拥有“小比例动车组滚振试验平台”、“单轮对高速滚动试验台”、“轮对多边形磨耗与圆周不圆度激光测量仪”等数十种先进仪器设备,提供完善的轨道车辆运维技术和装备研发解决方案,同时还将VR/AR技术与轨道交通专业知识高度结合,充分解决了传统实训和运维中“看不见,摸不着,搞不懂”的难题。相关成果荣获詹天佑铁道科技成果奖,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得到应用推广。

研究方向

轨道车辆轮轨关系、轨道车辆运行品质分析与评价、轨道车辆运维装备研究与开发、CAD/CAM/CAE。

科研团队六:牵引供电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团队

带头人简介

陈剑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铁道部优秀教师和科技拔尖人才,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江西省学科带头人,中国铁道学会铁道装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团队情况

团队由陈剑云教授负责,主要开展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和牵引供电设施安全保障装备研制工作。团队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7名,获得博士学历或在读博士教师11名,现有在读研究生36名。

研究方向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综合监控(SCADA)技术、牵引供电设施监控管理与故障预测、牵引网故障定位技术。

科研团队七:载运工具强度与可靠性研究团队

带头人简介

黄志超,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天佑杰出人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精密成形工程》杂志编委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振动与冲击》、《中国机械工程》等多家国内外杂志社审稿人。

团队情况

团队由黄志超教授负责,拥有成员16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11人,博士11人,现有研究生30名,长期从事载运工具轻量化前沿研究。主要的科研设备有:三维数字散斑动态应变测量分析系统,电子万能试验机,精密万能试验机,全数字电液伺服材料疲劳试验机,水浸超声波C检测系统,Instron Ceast 9340落锤冲击试验机,钢轨焊缝探伤仪CTS-1010HT,ADAMS软件,DEFORM软件。

研究方向

轻型材料连接技术研究、载运工具零部件的强度与断裂理论研究、载运工具的零部件焊接及表面工程研究。